#

世界讀書日:三十本處方書目總回顧 | 閱讀處方



今天是世界讀書日,掐指一算閱讀處方也做滿第三季,從去年2020年8月13日上傳第一集節目開始,已經做滿253天。


在這253天裡,我做了以下的事情。


  • 介紹過30本書
  • 寫滿60000多字的腳本
  • 錄滿32集節目
  • 學會音樂後製的簡單方法


既然今天是世界閱讀日,就來回顧一下,閱讀處方曾經介紹過的30本書,以下順序由推薦的書籍數量遞減,我最喜歡看的是文學小說。


曾經有人問我閱讀口味偏向某一種類型的書怎麼辦?我認為沒什麼問題,你喜歡的書就是你該看的書,太勉強自己反而會讀不下去。




文學小說類

  • 《 大魚老爸 》
主角的爸爸熱愛自由,一生去過很多地方,也非常受人歡迎。可是主角對爸爸非常埋怨,認為爸爸沒有一刻正經,像個小丑一樣,總是說一些荒誕不羈的故事。

直到爸爸臨死之際,主角回顧爸爸的一生,才重建對爸爸的刻版印象,父子兩人最終和解,有改編成電影,可以輔助閱讀。書籍已絕版。

主角霍爾頓是個討厭虛偽和成年世界的少年,小說透過他在外遊走兩天的遭遇,深刻描寫青少年騷亂不安的心靈。

瑞典溫情作家貝克曼的作品,他用冷靜嚴謹的語氣,娓娓道出一個悲傷的故事,他想讓讀者思考時間意味著的什麼。我是標準的貝克曼迷妹,他的作品幾乎都讀過了,本本精彩。

七十四歲老太太桃子,一個人生活,在遲暮之際,她才了解孤獨的況味,終於能夠放下一切享受一個人的狂歡。

小說出版之後引起巨大的反響,成功喚起白人對黑人的同情,更在小說發表十多年之後,讓美國日益加重的廢奴運動, 終於演變為南北戰爭。

出走並不是目的,追求內心的寧靜和強大才是目的,想走到目的地,除了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之外,沒有其他的辦法。不管是離開一個人、一個地方或是一個工作,可以承擔起自己的責任,才能成功抵達幸福的彼岸。

大陸作家余華的成名作品,書名叫活著,整本小說卻都在講死亡,讀完心內衝擊很深。

全美圖書館借閱冠軍,看完會讓你在判斷是非善惡時,多了一層過去沒有的思考。

描寫未來的幻想小說,明明是幻想,卻真實地叫人心驚,在生育率逐年下降的現代,未來女性究竟會不會成為長著兩條腿,行走的子宮呢?
以旁觀者尼克描寫主角蓋茲比的故事,蓋茲比的美夢究竟是幻想一場,痴心苦戀黛菲卻換來悲劇,讀完心情很沉重。電影和小說一樣精彩。
有人說人間失格是作者太宰治的半自傳,書中情節多處符合他自己的人生,或許小說本身就是一面照妖鏡,可以照出每個人隱藏起來的人性之惡。
看異鄉人的時候,我不斷浮現幾個字「亞斯伯格症」,因為主角情感表達能力較弱,認知和價值觀和一般人差距甚遠,但仔細想想,每個人都有一兩個不符合主流價值觀的特點,或許,在這個異己的世界裡,我們每個人都是異鄉人。



自我成長類

不管想養成哪方面的習慣,讀這本「習慣養成聖經」就對了。

比起時間管理,你應該做的是精力和注意力管理。

腸子對健康的影響超過你的想像,在各種腸癌盛行的現在,這本非讀不可。

史上最強的人生整理術,斷絕不需要的東西,捨棄多餘的廢物,脫離對物品的執念,迎接全新的人生。

人生各種滾雪球的慘狀,很可能是匱乏心態而來的,你知道什麼是匱乏心態嗎?在豐裕的現代社會裡,這本標地性的書籍推薦給你。
人人都會死亡,但人往往也會忘記自己會死,思考死亡為的是活得更好。

了解閱讀的四個層次,讓你更快更好地讀完一本本書,累積閱讀的數量。

語言暴力最不容易察覺,卻是破壞關係最可怕的兇手,掌握非暴力溝通四個步驟,讓你重拾親密關係。
  • 《 鈍感力 》
你也容易因為一點小事就耿耿於懷嗎?那你必須學習鈍感力,用鈍感力克服敏感。



 家庭成長類


其實孩子的世界是一場江湖,如果只教善良與光明很容易就滅頂,是作者本人的書,請大家多多支持。

比起繁體書名,我更愛簡體書名《園丁和木匠》,作者認為做父母就像當一個園丁,比起塑造孩子,父母更應該提供豐沃的土地,讓孩子自然成長。

作者認為現代的孩子壓力太大,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。因此,想讓孩子自動自發,讓要把選擇權還給孩子。

男人女人來自不同星球,想和平共處,就要理解雙方的認知行為還有價值觀差異。
地理位置影響每個國家的發展,唯有了解全球的地理,才能好好了解世界各地發生的事件。


人文自傳類


作者是脫口秀主持人,所以整本書風趣易讀,完全感覺不出來是本自傳體書籍。文字行雲流水,情感拿捏穩當,讓讀者又哭又笑,非常推薦。

如果你熱愛手寫筆記,那一定不能錯過達文西傳,看這位史上最有創造力的天才,如何用筆記告訴你,他的人生、成就以及那些未能完成的完美。

明明是自傳,卻誇張到像是杜撰的小說。很難相信作者能從一個17歲第一次上學的女孩,變成一名劍橋大學的博士,說它是本勵志自傳,就完全辜負這本書了。

心理學大師歐文亞隆的回憶書,書中他將書寫對象轉為自己,用真摰的情感對讀者訴說他如何成為自己的心路歷程。

後記:閱讀是一本隨身攜帶的避難所


作家毛姆曾說:「閱讀是一本隨身攜帶的避難所。」

當初之所以開始做閱讀處方的節目,是因為那時因為出版不順心情特別沮喪,在失意無助的時候,是一本又一本的書接住了我。

我從小就是不擅長表達情緒的孩子,比起對別人傾訴心情,我更傾向從文字裡尋找認同。我期待自己開啟一本本的處方書目,陪伴每個遭受生命考驗的讀者,用閱讀解決問題、治癒心靈。

就是這個微小的初心,陪伴我錄了32集節目,希望自己保持初心,更希望閱讀處方這個節目,成為每個讀者隨身帶攜帶的避難所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